雅昌首页
求购单(0) 消息
邱汉桥首页资讯资讯详细

【评论】含古接今一“点”中——邱汉桥山水画读后

2010-10-25 14:21:45 来源:
A-A+

  传统与现代如何衔接,是中国画发展的一大难题。唯求似古则阵旧,唯务新奇则不似,两者相加则貌合神离。衔接好,需要传统的功底,现代的观念,语言的蜕变与创造,学力与才情的相辅相成,最后还要诸种因素的协调与恰到好处。做到这些,也许要花费多年乃至几十年的光阴。
  邱汉桥是武警总部的专职画家,经过多年的研究,终于突破了这一难关,实在不易。他的山水画清新、沉静、含古接今,自成一格。他在无限丰富的笔墨技巧库中,单取“点”画——大大小小的椭圆墨点,由点成线、成画、成形。当今不乏用点成画者,但大多流于圆而乏力,有点无形,点而无格。邱汉桥能“点”出自家面貌,一是他在选择以点作为基本笔墨语汇的同时,简化了形体。山、树、居室和什物都取大形、大关系、大块面,结构单纯,层次单纯,黑、白、灰明晰。无论多少点,都不破坏形体与结构,而不象一些人那样点无伦次,以点毁形,混成一团。汉桥用点,重视节律,形的简化与节律把握分寸得当,并不类同装饰画。二是他注意点排列中的虚实与“破墨”。排列墨点太实易板,过虚又易混沌。他的方法基本是在黑白对比的基调上求虚中实,寓浓于淡,寓淡于浓,寓力度于妩媚,并以点破点,以反复的积墨法破除过分显明的边界线和结构关系,既避免了板结,也加强了笔墨的变化。三是点与线面的恰当组合。他在用点的同时,间用直线(如画苇塘、松林)、斜线(如勾房舍),个字点(如画竹)等,使画面不致因过分夸张点的节律而单调化。但这些非点式语言并不喧宾夺主,从而保证了画面风格的一致性。绘画语言的使用是一种组合,这种组合牵连着形体、风格的韵味,也关系着艺术个性和艺术气质。它和画家的理性有较多联系,但这应当是感性化了的理性、或曰理性直觉。这种能力与修养、功力有关,也与才情和素质有关,不是可以完全强求的。
  从总体看,邱汉桥的山水洋溢着现代气质,又来自传统。恢宏而不小巧,境界沉静而生机郁勃。在他的作品中,可以明显看出龚贤的影响。也有他的老师贾又福的影子,但又自成格局,更富现代意味。邱汉桥是湖北人,自小接触的是江汉流域的景色,后来又多次到南方写生,因此他的画来自对茂密苍翠的南国风光的印象。但在气质上,他近于厚朴方刚的北方人。部队的生活,从不同的侧面培养锻炼了他的思想和性格。他自己说,在香山“静养”“修炼”近七年里,他在艺术观念上产生了飞跃。我相信这是真心话。精神上的觉醒和由此而生出的自由创造状态,不仅是邱汉桥,也是近十年大批才华横溢的青年艺术家破土而出的根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郎绍君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

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,主要作为艺术信息、艺术展示、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。以世界文艺为核心,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。旨在传播艺术,创造艺术,运用艺术,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。

联系电话:400-601-8111-1-1地址: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

返回顶部
关闭
微官网二维码

邱汉桥

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
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

分享到: